中原動態

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2025年上半年樓市回顧及前瞻新聞稿

上半年住宅物業市場持續低迷,估計上半年成交量合共約1,341宗,較去年同期下跌約14%,價格方面亦有明顯跌幅。隨著六月底南灣湖豪宅項目「天璽湖」推出,市場氣氛有所改變,接下來樓市走勢會如何,本行將對上半年樓市表現作全面回顧以及對下半年樓市作預測。本次樓市回顧及前瞻發佈會由中原(工商舖)、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董事總經理潘志明先生、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董事何兆恆先生、澳門中原住宅部資深區域營業董事羅俊明先生、澳門中原(工商舖)資深區域營業董事李肇成先生主講。澳門中原住宅部資深區域營業董事羅俊明先生回顧上半年住宅市況,他表示,住宅物業市場在上半年持續低迷,平均每月成交量僅維持在200至250宗低水平,據財政局資料,四月及五月成交量分別約283及196宗,估計六月萎縮至約180宗水平,推算上半年合共約1,341宗,較去年同期下跌約14%。至於價格方面,估計上半年每平方米樓價約7.2萬,對比2024年同期的8.9萬,跌幅高達兩成,平均樓價創逾十年低位。年初受惠利率下降消息,供樓成本降低,一度刺激本地用家的換樓需求,但在環球經濟不穩、地緣政治衝突升溫下,加上面對近月宣佈的衛星賭場年底前全面結業的衝擊,市場觀望情緒轉濃,買家入市信心不足,導致交投放緩,樓價再有下行壓力。以氹仔藍籌屋苑「濠庭都會」的1,314呎兩房單位為例,去年年底成交價約在770萬水平,近月已下調至約700萬頭;而「花城」的兩房單位亦由550萬水平,下調至約490萬左右,短短半年跌幅近10%。一手市場方面,今年發展商推盤量不多,尤其在四月份發佈的澳門施政報告中,對房地產業着墨甚少,未有推出直接支持樓市的政策,使多數發展商選擇觀望及延後推盤計劃,轉以消化現有貨尾的促銷為主。然而,整體市場反應平淡,僅個別項目如高士德「晉杰苑」以超低呎價放售,才能吸引買家。總結上半年在缺乏重大利好消息刺激下,住宅成交量及價格均呈下行趨勢。踏入下半年,隨著六月底南灣湖豪宅項目「天璽湖」推出,市場氣氛明顯有所改變。在剛過去的週末,中原曾接待逾千名查詢「天璽湖」的客戶,當中亦促成了不少,首輪發售50套單位已超額完成,發展商已密鑼緊鼓籌備新一輪攻勢,預料有機會於七月中旬開放示範單位;受「天璽湖」推售影響,附近的一手項目「澳璽」亦緊隨其後推出單位,市場反應相當理想,預料將吸引更多發展商順勢推盤。此外,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於下半年再度減息,有望緩解市場悲觀情緒,為樓市注入動力,帶動每月成交量逐步回升至約300宗水平。豪宅市場方面,今年一月至六月期間,成交價在1,500萬或以上的住宅物業僅錄得約19宗,當中總價超過2,000萬元的物業約有4宗,較為注目的是1宗別墅及1宗來自星河灣名門世家約4,300呎的大單位;至於新盤方面,「天璽湖」錄得2宗複式成交,成交價格分別為1,100萬及1,860萬。由此可見,市場對豪宅仍有一定渴求,主因豪宅等大面積單位的買家多為換樓客,這類買家以置換更優質物業為主要目的,故願意以較大成本換取心儀物業;其次,從供應量來說,目前市場新推項目多以中小型剛需戶型為主,大單位占比不高,可見未來大單位稀缺性將提高,對長遠價格走勢提供有力支持,故在眾多物業當中,澳門豪宅依然備受看好。澳門中原(工商舖)區域董事李肇成先生回顧上半年工商舖市況,首先是商舖方面,據統計局資料顯示,首季錄得約112宗成交,估計次季錄約76宗成交,推算上半年總成交量約188宗,與去年同期相若。在第二季,銀行拆息明顯回落,定期存款利率下降,對比目前一般存款息率約在2至3厘水平,目前澳門舖位的成交回報普遍達3.8至5厘,息差優勢明顯,促使部分原用作定期的資金轉投物業市場,帶動商舖買賣氣氛轉暖。次季商舖買賣成交集中在民生區,成交價以1,000萬元以下的中小型舖位為主,以瘋堂街為例,總價在300餘萬至800萬水平的舖位,月內便成交了約8間。至於旅遊及賭場區雖有放盤,但始終總價高,普遍叫價逾5,000萬元,在經濟前景未明下承接乏力,上半年成交價超5,000萬或以上的成交僅有約2宗。尤其在六月初,十一間衛星場宣佈年底前退場,更形成雙重打擊,既直接衝擊周邊商業生態,亦觸發市場悲觀預期,企業擔憂被銀行追收貸款,普遍傾向減少不必要的投資或擴充計劃,導致大額舖位交投陷入僵局。商舖租賃方面,受惠本澳旅客量持續增長,直接帶動旅遊區商舖需求暢旺,上半年月租超過20萬或以上的大額租賃約有18宗,當中大三巴、板樟堂一帶傳統旅遊區佔約七成,其次為氹仔舊城區一帶,優質舖位可謂一位難求。以板樟堂街約2,600呎的相連地舖為例,第二季以月租約40萬成交,而賣草地街的全幢物業亦以約39萬租出,據了解兩宗交易均由藥房業者承租;而氹仔核心區同樣錄得大額成交,孫逸仙博士大馬路相連舖位以月租40萬元由餐飲行業承租,反映零售及餐飲業對旅遊復甦的信心。而民生區方面,舖位租金持續錄得季度緩降,部份業主為免舖位長期空置,除下調租金外,亦主動延長免租期等優惠條款,吸引新租戶,因此儘管市場有商戶結業,但新創業者仍有進駐意願,使整體租賃成交量保持平穩。受此推動各區空置率亦有所下降,其中降幅最多的為皇朝東由10.80%降至9.68%,其他各區均有0.1%到0.75%的下降,而新口岸區受衛星場影響,由12.19%上升至15.40%,為唯一空置率錄升幅的區域。澳門各區域主要街道商舖空置率地區第二季地區第二季皇朝東9.68%中區(大三巴、板樟堂區)4.5%皇朝西5.82%高士德及新橋區10.40%新口岸區15.40%北區-黑沙環7.20%氹仔區2.50%北區-筷子基區6.35%資料來源:中原(工商舖)展望第三季,雖然衛星場退場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投資情緒,但在低息環境及旅遊業復甦的支持下,有穩定收租回報的民生區的中小型舖位仍具高承接力,預料下半年商舖買賣成交量將比上半年多。旅遊區商舖租賃需求則料保持暢旺,尤其下半年盛事如大賽車、全運會等接連舉行,將繼續提升客流量。上半年寫字樓買賣市場表現依然疲軟,資料顯示首季錄得約18宗成交,估計次季約21宗,推算寫字樓上半年成交約39宗,較去年同期下跌逾三成。受經濟大環境影響,企業欠缺擴充需求,據統計局資料顯示,首季新成立公司共913間,按年下跌約18%。導致儘管寫字樓價格已跌至低位,但多數買家仍持觀望態度,預期市場尚未見底,因而轉向租賃市場;受其推動,各區空置率均有所下降,降幅介乎0.5%至1.5%之間。皇朝區寫字樓市場在政府新建辦公樓落成並即將遷入的帶動下,表現相對穩健,買賣及租賃成交量均止跌回穩,平均呎租維持在11至12元水平。而南灣區寫字樓則呈兩極化,甲級寫字樓如澳門財富中心等優質單位,空置率低且平均呎租能維持在30元的高位;同區其他物業則面臨租金下調壓力,反映市場對頂級辦公室仍有需求。整體而言,在市場營商信心未回升的情況下,預計寫字樓短期內仍以租賃為主導,買賣交投難有明顯回升。2025年各區寫字樓空置率區分2025年第二季第一季皇朝11.3%12.8%新口岸12.8%13.3%南灣11.9%13.0%資料來源:中原(工商舖最後是工廈市場,成交主要依賴買家購入自用,主因在同等厘數回報下,投資者會優先選擇購買商舖物業。首季工廈成交量約17宗,估計次季約6宗,推算上半年約23宗水平,比去年同期下跌約40%,而價格方面則同比明顯下調了約20%。主因現時工廈買家對物業有極高要求,要完全符合其需求的放盤方能促成交易。目前缺乏卸貨台等配套的工廈呎價已低至1,600至1,700元水平,而具備卸貨台的優質工廈,平均呎價則在3,000元左右。預料工廈市場續以用家主導,買家「啱用」才能獲承接,因此成交量低位徘徊。工廈平均成交價買賣呎價(元)租賃呎租(元)2024第一季3,1498.2第二季2,5788.21第三季2,4008.37第四季2,7057.682025第一季1,9058.31第二季2,5727.67資料來源:中原(工商舖)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董事何兆恆先生回顧上半年大灣區及珠海橫琴市況,他表示,首五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6萬億元,同比下降10.7%;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3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9%。新建商品房銷售額3.4萬億元,下降3.8%,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降幅收窄。商品房待售面積7.7億平方米,比4月末減少715萬平方米。由此可見,在一系列穩樓市政策的推動下,商品房市場的庫存壓力有所緩解,待售面積首現下降。中原大灣區指數報93.25點,按月跌1.79%,跌幅明顯擴大,指數已連跌5個月,並重返2017年1月逾8年低位。據中原數據庫監控,2025年第二季度珠海網簽成交量共計7,366套(數據截止6月25日,下同),環比下跌21%,2025年上半年累計網簽約16,690套,較去年同期上漲7%,經歷長時間的周期調整後,終於迎來首次價跌量升出現。第二季度珠海網簽成交主要以住宅物業成交為主,共網簽成交3,664套,占總網簽量49.74%;商業共網簽成交492套,占總網簽量6.68%;辦公共網簽成交1453套,占總網簽量19.73%;其他類型物業共計網簽成交1,757套,占總網簽量23.85%。網簽成交主力區域為香洲區,共計網簽成交2,579套,占整體比約為35%,同比漲32%。斗門區占比次之,共計網簽成交1,883套,占整體比約為25.56%。主因香洲區區域配套成熟,加上次季度多項目優惠力度增加,促進市場交投,帶動成交量上漲。橫琴方面,第二季度網簽成交量為1,060套,環比上升約4.13%,占珠海市網簽成交總體比例約為15%。其中商辦物業是橫琴市場交投主力,據統計商辦網簽成交655套,環比大增逾244%,占橫琴總體網簽比例約為61.79%。住宅成交191套,占比約18.02%;商業成交30套,占比約2.83%;其他物業成交則為184套,占比約17.36%。寫字樓等商辦物業是橫琴市場交投主力,據統計商辦網簽成交655套,環比大增逾244%,占橫琴總體網簽比例約為61.79%。商辦物業一向低迷,成交占比一般低於20%,價格持續沉底,而今次的谷底反彈,直接為沉寂已久的橫琴商辦物業會帶來正面啟示,亦意味著商辦市場的政策寬鬆獲得投資者高度認同。2025年第二季度橫琴最受歡迎區域為科技研發區,共計網簽成交488套,同比上漲約461%,占橫琴總成交比例約44.85%,以橫琴萬象世界居多,共網簽487套高居該區榜首。其次文化創意區也受到不少買家喜愛,網簽成交337套,占比約30.97%,以金匯國際廣場及澳門新街坊成交為主,分別交投約198套、83套。此外,中央商務區共計成交137套,占比約12.59%,以往最受往來港澳人士歡迎的口岸服務區只有73套,排第四位;成交面積以100平方米以下單位為主,約占市場交投超9成,其中以面積介乎60-80平方米單位居多,占總體成交約54.26%。珠海次季初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市場信心及買家入市步伐暫緩,但隨著二季中後期國家穩樓市及金融政策陸續出台,而珠海市於5月7日亦針對穩樓市亦發佈16條重要措施,措施自印發日起施行,有效期為三年。措施包括有以舊換新額外1%政府補貼政策,最高可獲3萬補貼;支持新來珠青年人才在珠置業,落實一免兩減新來珠青年人才住房政策,首年免收租金,次年按租金標準的30%收取租金,第三年按租金標準的50%收取租金。另外,優化公積金貸款政策。符合公積金貸款資格的,單、雙繳存職工家庭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最高額度分別由60萬元調整為80萬元、由100萬元調整為130萬元。購買首套及第二套自住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低首付比例為20%。其中,購買保障性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低首付比例為15%。出台房票安置政策,推動項目通過購買存量商品房落實房屋安置工作;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鼓勵住宅用地配套設施建設,新出讓商品住宅用地規劃條件中約定建成後需移交政府的幼兒園、社區用房、養老托育服務設施、公共廁所、郵政快遞服務用房等配套設施,建築面積不計算容積率。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和雙方自願原則,在全市範圍內有序開展已建成未出售存量商品房的收購工作;妥善處置閒置存量土地,積極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閒置土地;探索既有商業辦公建築用途合理轉換;在符合建築安全、環境、消防、功能協調、不影響相鄰關係等前提下,探索允許既有商業辦公建築之間用途相互轉換或轉換為文化、教育、體育、醫療、養老、幼托、酒店等用途。便利義務教育入學,外來人員購買新建商品住宅的,其子女可憑該住宅的預告登記證明或有效購房憑證材料(購房合同、發票等),在承諾按照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辦理不動產權證後,在入學報名期間可向商品住宅所在轄區教育行政部門申請入讀義務教育學校,所在轄區教育行政部門按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統籌安排入學。隨著上半年量升價跌、庫存下降的出現,加上季度的多項政策,預計今年下半房珠海地產整體市場環境會相比2024年良好,下半年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有望。中原(工商舖)、中原澳門及橫琴董事總經理潘志明先生總結整體市況,他表示儘管年初受外圍局勢影響,包括美國重啟貿易戰及中東衝突升級等因素,令市場對房地產前景趨於保守,但隨着時間推移,市場氣氛在五、六月份明顯緩和。第二季在利率下調及美國減息預期的帶動下,成交量逐步回升,整體市況較預期樂觀。對於港澳市場,他坦言上半年確實面臨挑戰,例如商戶結業潮及衛星場退場等利淡因素,營商環境相對艱難。然而,從銀行存款數據反映,市場資金仍充裕,加上過往亦曾經歷大大小小的危機,但市場具備適應能力,因此一旦前景明朗後,資金便有望重新流入房地產市場。展望下半年,他認為樓價進一步大幅下調的空間有限,即使未完全觸底,也已接近底部區間,預期下半年走勢將較上半年更為樂觀。
2025-07-01

《地產中介管理人招募計劃》完滿結束 潘志明先生親授證書

由董事總經理潘志明先生擔任主講導師的2025年《地產中介管理人招募計劃》完滿結束,同場亦舉行畢業典禮並頒發證書。在是次課程中,潘志明先生透過講解基礎管理、決策思維與管理四大職能等概念,來加深學員對管理學的認識,並提供實戰技巧與案例,快速輔助學員掌握管理人的必備技能。他表示,今後有機會將會繼續開班,甚至將課程對外開放,讓業界或對地產行業感興趣之人士前往報讀,讓智慧傳承。
2025-06-20

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2025年第一季樓市回顧及前瞻新聞稿

去年年中樓市全面「撤辣」後,市場氣氛雖曾短暫回暖,但動力不足,至年底已再度轉淡。踏入2025年,在缺乏新政策刺激下,首季樓市交投量及價格均面臨下行壓力,第二季樓市走勢會如何,本行將對第一季樓市表現作全面回顧以及對第二季樓市作預測。本次樓市回顧及前瞻發佈會由中原(工商舖)、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董事總經理潘志明先生、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董事何兆恆先生、澳門中原澳門區資深區域營業董事吳宙新先生、珠海中原事業部總監周藝華先生主講。珠海中原事業部總監周藝華先生回顧第一季珠海市況,他表示,珠海經濟發展勢頭持續向好,珠海人均GDP位居大灣區九城第二,僅次於深圳。2024年珠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84.31億元,同比增長4.80%,人均GDP達12.77萬元,排灣區第二。香洲區GDP達2993.29億元,同比增長3.60%,為珠海GDP主力貢獻區。珠海城市交通基建日益完善,2024年珠海市交通基礎建設推進成果豐碩,市外、市內交通路網全面鋪開,全力推進港珠澳文化、經濟、科技交互融合,加速融城步伐。其中金海公路大橋、珠機城際二期及黃茅海跨海通道等工程均正式通車;金琴快線北延段一期順利通車,二期主體工程即將全面完成,力爭2025年4月具備通車條件等。自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不斷深化推進以來,香港、澳門居民前往內地的熱情愈發高漲。2025年第一季,經口岸出入境客流超750萬人次,同比增長23%,其中出入境港澳居民超過410萬人次,佔口岸總客流54.6%。車流累計超過156萬輛次,同比增長31%,數據均創新高。港澳居民北上熱潮下,港澳買家在珠的成交比例也持續提升。2024年珠海置業客戶成交構成數據顯示,珠海的香港買家約占13%,較2023年提升7%;澳門買家的成交比例也由2023年的5%提升至10%,較2023年上升5%。珠海作為港珠澳大橋首站落腳地受惠眾多,帶動了珠海商業消費持續增加,港澳年輕人聚集,珠海熱門商圈如玖洲道、富華里等地,玖洲道復刻版『玖洲薈』近日在港澳推出,吸引了不少人支持,反應熱烈,主因該項目收租回報可觀,對於玖洲道品牌認可,加上擁有迎賓大道和九洲大道交匯處的地段優勢,吸引了不少港澳人買舖熱潮。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線管理政策正式實施一周年,在此居住就業的澳門居民超2萬人,澳資企業占比持續提升。澳門居民在橫琴就業、創業、生活、學習擁有更便利條件,吸引越來越多澳人及澳資企業於橫琴發展。就業方面,對於符合規定的澳門青年,于橫琴就業申請4000元/月就業補貼。而在扶持澳資企業發展方面,對於澳門品牌/澳人持股25%以上的商家可申請裝修補貼最高1000元/㎡,租金補貼最高70元/㎡/月,當中位於橫琴口岸廣場旁信德口岸商務中心商舖現正招商中,吸引不少澳企考察並計劃開店。2025年第一季度,珠海全市房地產商品房可供預售宗數共計16宗,同比減少5成,可供預售面積共計15.49萬㎡,同比減少約59.69%。住宅可供預售面積約14.16萬㎡,同比下跌約58.67%;商業可供預售面積約1.33萬㎡,同比減少約67.17%;辦公無新增供應。2025年第一季度珠海網簽成交量共計9324套,同比上升約4成。價格方面,珠海全市第一季度均價約22,358元/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下跌約8.77%。國內樓市多項政策頻出加持,帶動港澳居民北上氣氛,促使珠海樓市持續復甦行情,尤其3月份在小陽春的驅動下,大部分發展商加碼促銷措施,助力樓市回暖,房價則呈鬆動下調趨勢。2025年第一季珠海最受歡迎區域為香洲區,共計網簽成交3,242套,同比上升48.51%。香洲區作為珠海主城核心區,區域發展成熟,基礎配套設施齊全,尤其灣仔、十字門片區地段突出、產品質素高端,戶型覆蓋廣泛,頗受市場青睞。其中華發琴澳新城以網簽成交470套位居榜首。其次為金灣區,共計網簽2,147套,佔全市約23.03%;另斗門共計網簽成交1,602套;高新區共計網簽成交1,092套;橫琴深合區共計網簽成交1,018套;高欄港共計網簽成交223套。2025年第一季度珠海住宅仍為成交主力,網簽成交共計4,874套,同比增長15.88%;住宅均價約24,094元/平方米,較去年第一季度下跌約6.62%。商業物業網簽成交共計191套,同比增長22.44%;商業均價約22,960元/平方米,較去年第一季度下跌約11.74%。辦公物業網簽成交共計1,055套,同比下跌約3.56%;價格方面,辦公均價約20,857元/平方米,較去年第一季度上升約9.60%。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穩住樓市寫入總體要求,為全年房地產政策定調,相信未來將有更多利好政策措施出台(如優化公積金貸款政策、加大購房補貼力度等),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的止跌回穩。由於第一季樓市處於週期性淡季,發展商推貨意願低,全市僅有少數新品加推,無新盤面市;預計第二季新房供應力度加大,第四代住宅將相繼入市,為市場提供更多優質房源選擇。今年首季珠海樓市實現開門紅,成交表現好於上年同期,尤其南灣、灣仔及十字門等熱銷區樓盤,因兼顧地段及品質,長期備受港澳買家關注及青睞,成交表現不俗。展望第二季,隨著高品質住宅陸續面市,樓市交易活力將得到提升,刺激市場改善需求加速釋放,疊加兩會提振行業信心,客戶觀望情緒減弱,成交有望繼續保持穩步增長趨勢。澳門中原澳門區資深區域營業董事吳宙新先生回顧第一季住宅市況,他表示,自去年年中樓市全面「撤辣」後,市場氣氛雖曾短暫回暖,但動力不足,至年底已再度轉淡。踏入2025年,在缺乏新政策刺激下,首季住宅交投低迷,除了一月份新盤「珀悅」有逾80宗大手成交拉動外,平均每月成交量不足200宗。據財政局資料顯示,一、二月成交量分別約270宗及176宗,估計三月份成交量約在200宗水平,推算全季約646宗,環比下跌約13%;價格方面,由於成交集中於大面積減價盤,拖累樓價進一步受壓,估計3月份實用面積平均每平方米樓價約6.9萬澳門元,推算首季平均樓價約7.2萬澳門元,較去年同期下跌約16%。受外圍經濟環境影響,澳門整體市道仍疲弱,鄰近大灣區城市普遍都將穩樓價促成交寬政策為首要任務吸納資金及人才,香港除優化了「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外,亦放寬稅費制度,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故此澳門樓市交投量及價格均面臨環境下行及競爭壓力。在現行樓按比例統一為7成的政策下,居民在資金緊缺的情況下仍需負擔3成首期才能置業,對不少家庭而言門檻甚高,加上近期銀行態度保守未必可以借足7成、長年期或好的利率條件,令不少買家望而卻步。而近年一些澳門居民已習慣北上消費,加上澳車北上政策方便,且內地置業劃一利率及可借足八成半,部分更可靈活支付首期,吸引部分澳門客戶北上置業。北上亦令本地租賃成交及租金均有輕微下跌趨勢,尤其北區鄰近關口的物業影響最大。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的資料顯示,2024年全澳住宅單位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平均租金為137澳門元,而據珠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資料,珠海全市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平均租金為39.79人民幣(約44.5澳門元)。從上述數據比較下,澳門與珠海的租金明顯存在較大差距。傳統旺季不旺,每年傳統最旺及較多發展商集中開盤一般在小陽春元宵後至清明前,但今年只有位於高士德的一個新盤「晉杰苑」發售,減價力度可算近十多年最大,雖然主打大單位,但每呎僅4,500元,重塑對澳門新樓要過萬元一呎的概念,更有用家指似乎平過拱北橫琴的新樓,該項目開售初期曾出現排隊人龍,至今售出超過8成,反映樓價調整的幅度較大方可吸引買家入市。總結澳門樓市現處於U型狀態,年初下行壓力較大,預計樓價將再經歷一波下調,或再下跌10至20%,價量齊跌樓市步入冰河期,料第二季每月平均成交量徘徊在200宗低水平。至於「U型」底部的長短將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美國減息步伐、救市力度等。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董事何兆恆先生回顧第一季工商舖市況,首先是商舖方面,據統計局資料顯示,一月份成交量約21宗,估計二月及三月份成交量分別約18和23宗,推算首季總成交量約62宗,按年下跌約23%。首季成交仍以民生區的北區為主力,旅遊區則以租賃及個別大宗交易為主,失約了超過一年的億元成交終於在本年第一季中浮現,分別於中區及官也街。買家結構方面,過往以用家主導的商舖市場,首季用家僅占約四成,投資者比例大幅攀升至約六成。隨着澳門旅遊業持續回暖,自元旦實施的「一簽多行」及「一周一行」政策進一步刺激旅客增長,帶動核心區商舖的租賃市場暢旺,首季月租超過10萬元的商舖租務成交便錄得約20宗,令旅遊區租金錄得升幅。反之民生區商舖除受居民北上消費熱潮影響外,外賣平台的高抽成費用亦壓縮了飲食行業商家的利潤。即使政府用心推出「社區消費大獎賞」活動促進消費,亦僅屬短期效應,治標不治本,民生區舖位租金仍有輕微下調現象,首季皇朝東、氹仔區及北區均錄跌幅,幅度介乎4%至24%。去年仍有很多舖位投資者認為跌幅,全因疫情或加息所致,待雨過天晴之後,一切又可回復舊觀,所以他們寧願貼息,也堅守自己的投資不放。最近,他們已開始意識到,投資舖位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了,零售業已經轉型,對門市生意的依賴已大大減少,舖位的價值亦因而逐漸減少,堅守下去,亦難有好結果。澳門各區域主要街道商舖空置率地區第一季地區第一季皇朝東10.80%中區(大三巴、板樟堂區)5.65%皇朝西6.12%高士德及新橋區10.80%新口岸區12.19%北區-黑沙環7.80%氹仔區2.70%北區-筷子基區6.49%資料來源:中原(工商舖)至於寫字樓方面,按統計局數據顯示,一月份成交量約4宗,估算二月及三月份成交量分別約2及8宗,推算全季買賣成交量約14宗,環比下跌逾五成。受內地經濟復甦緩慢及零售行業疲軟影響,企業擴張及進駐意欲下降,新需求減少,寫字樓空置率持續高企。目前寫字樓在只有用家支撐而缺乏投資者情況下,預計年內將繼續呈下行趨勢。工廈市場同樣面臨挑戰,資料顯示一月份工廈買賣成交量約5宗,推算首季買賣成交量約在13宗低水平,與去年同期相若。與寫字樓類似,工廈市場亦以用家主導,僅部分租戶在價格吸引時轉租為買,市場幾乎零投資者。此外,現時商舖回報率普遍達4厘或以上,與工廈及寫字樓物業回報相差不多,投資者會優先選擇商舖,進一步削弱工廈及寫字樓市場的投資動力。總體來說,營商環境困難導致工商舖市場低迷持續,預料短期內難有明顯反彈,現時銀行定存利率港幣約3.8厘、美金約4.4厘,自用借貸利率約2.5厘到3.5厘,因此傳統民生區的用家舖位回報率若達3厘到3.5厘可吸引用家入手;而投資者方面,由於融資成本及首期普遍比用家高,故需4厘起,甚至達6厘方可吸引到投資者入場,除非美國再度減息或經濟大環境改善,工商舖價格才有機會逐步回穩,甚至從低位回升。繼續由何兆恆先生回顧全國及大灣區樓市,他表示,2025年初國務院、央行、住建部等多部委多次表態,將大力推動房地產行業止跌回穩。尤其是在2月初的國務院會議上,提出要敢於打破常規推出可感可及的政策舉措。並且首次將好房子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中央政策面持續扶持,以及地方因城施策大力推動之下,2025年年初核心30城樓市率先向好,新房交易規模累計同比增長一成,庫存壓力亦持續減輕。2025年1-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約1萬億元,同比下降9.8%,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0.8%;其中住宅投資約8056億元,下降9.2%,降幅收窄1.3%。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約60億平方米,同比下降9.1%。其中,住宅施工面積約42億平方米,下降9.7%。房屋新開工面積約6614萬平方米,下降29.6%。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約4821萬平方米,下降28.9%,反映供應量正在下降。2025年1-2月份,新房市場交易總體平穩。隨著房地產市場政策優化調整、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逐步釋放,上年四季度以來房地產交易逐步改善,12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1.07億平方米,銷售額1.03萬億元,同比降幅分別收窄7.8%和14.5%,除疫情解禁的2023年初之外,為本輪調整週期以來年初最低降幅,延續2024年四季度止跌回穩趨勢。一二線城市交易規模延續同比上升,其中上海、深圳新房交易面積更是上升至上年同期的3倍和2倍,蘇州、武漢、重慶、福州、徐州等城市穩步復蘇,同環比齊增,築底企穩信號愈發明確。受春節傳統假期影響,2月份房企推盤積極性有所回落,平均開盤去化率34%,高於2024年同期8個百分點。由中辦和國辦發佈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及六部門又聯合召開關於消費專項行動的新聞發佈會中均提及房地產,意在明確穩定樓市預期,並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要求落實稅收優惠及公積金政策鬆綁,啟動購房消費動能。房地產金融環境持續改善,融資協調機制進一步擴圍增效。地方層面,全國66個省市出台124次政策,積極落實中央穩市場要求,在保障合理剛需和改善需求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好房子建設和供給側優化管理。12省市推進好房子建設。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南沙、重慶、四川、浙江等12個省市明確將安全、舒適、綠色、智能作為建設標準,制定專項規劃;33省市公積金政策優化,降低購房門檻;20省市推出各類補貼和稅費優惠,通過補貼、契稅優惠、以舊換新等方式刺激需求;11省市優化供給側管理,如供地優化、審批簡化、存量盤活等;10省市加強城市更新與融資支持;13省市保障性住房擴容。展望2025年全年,3月份兩會已定調全年方向,將以「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作內地房地產的主旋律,「穩住樓市股市」寫入總體要求,並明確「建設好房子」作為產業轉型方向,中央政策將以穩預期、防風險、促轉型為主線,通過供需兩端協同管理、產品品質升級、金融支持與風險防控並重、住房保障體系完善等四維發力,加速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地方層面,重點城市將率先推動好房子建設標準落地,以產品反覆運算激發新型住房需求潛力,同時強化閒置土地盤活和存量商品房收儲效率,以重點突破帶動庫存壓力緩解,促進供需雙側預期修復,推動更多區域市場在年內實現供求關係動態優化,為行業整體築底企穩提供關鍵支撐。最後由中原(工商舖)、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董事總經理潘志明先生總結及展示未來發展方向,他表示,去年樓市撤辣等政策實施後,市場普遍期望房地產市場回穩,但澳門整體表現未達預期,成交量持續低迷,樓價至今年首季仍呈下行趨勢,反映現有救市措施力度不足。目前受全球經濟環境及美國減息步伐不明朗影響,市民及投資者觀望情緒濃厚,一方面等待政府推出新一輪樓市扶持政策,另一方面期待下半年美國可能降息1至2次,以帶動市場回暖。儘管現時市況偏淡,但集團看好新政後市利好,對樓市發展持樂觀態度,新一年澳門中原將著力於業務擴張,首季業務組別由16個增至19個,同時在南灣區澳門廣場地下新增分行,以應對未來市場需求。中原澳門及橫琴企業傳訊部
2025-04-03

澳門中原辦招商推介會 助客戶捉緊市場商機

一簽多行及一周一行簽注新政已正式實施,在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單日最高近22萬客流,旅客持續增加對商用物業市場帶來什麼影響?為讓各界投資者對市場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澳門中原(工商舖)舉辦了2025年蛇年首個「招商推介會」,邀請到澳門中原(工商舖)商舖部及大灣區招商策劃負責人鍾振華先生、澳門中原(工商舖)商業租賃部負責人林智宏先生及澳門中原(工商舖)工商部及舊樓併購負責人何超群先生擔任主講嘉賓,為大家分析市況,捉緊市場商機。首先,由鍾振華先生分析澳門旅遊市場的概況,他表示,澳門旅遊業快速增長,獨特資源如文化遺產、美食等都有效吸引遊客,去年入境澳門旅客近3,500萬人次,當中內地客佔約7成;而去年全年酒店客房平均入住率按年上升4.9個百分點至86.4%,料在市場不斷完善下,未來旅遊業將更繁榮。此外,他亦分享了一些娛樂場商舖的招商資料。接下來,何超群先生為大家剖析澳門旅遊區及民生區商舖的市場走勢,為觀眾提供了「澳門20大主街研究報告」,分析主要街道商舖的買賣及租賃情況資訊、行業生態,並進行投資回報分析,讓投資者全面了解到現時商舖市場的實際情況。最後,由林智宏先生分享市場現有的旅遊熱點招商發佈及罕有的酒店買賣資訊,包括殷皇子大馬路、議事亭前地、氹仔旅遊區的商舖等,在彩蛋環節更為現場觀眾準備了澳門商用物業推介表、港珠澳法拍銀主盤清單和投資及成交研究報告。是次活動反應非常熱烈,講座後更有不少觀眾主動上前,欲作進一步了解。將來澳門中原將繼續舉辦不同活動,為市場提供更多更全面的資訊。
2025-02-12

2024年澳門中原業績1.38億 後勤獲發放1.6個月花紅

樓市全面撤辣,美聯儲減息周期啟動,帶動樓市氣氛明顯轉好,2024年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全年錄得約1.38億港元營業額,較2023年上升逾20%,成績令人鼓舞。為答謝非營業部同事的充分配合及努力拼博,向後勤員工派發花紅,一般員工全年可獲相等於1.6個月的薪酬。2024年澳門樓市全面撤辣,及放寬物業按揭成數上限,中央組合拳救市,社會振興經濟及房地產措施一浪接一浪,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同事憑著敏銳市場觸角,在一、二手市場皆創出佳績,成績跑贏大市,第四季錄得約2,900萬佣金收入,業績表現理想。秉承與員工共同分享成果的管理理念,管理層決定按季度盈利向全線後勤發放花紅,第四季向後勤發放花紅0.34個月,累計全年合共獲發相等於1.6個月的薪酬。有關花紅已於農曆新年前發放予所有後勤員工。寄望2025年於前線後勤同心協力下,締造更理想佳績。
2025-02-05

中原精英遊台中 慶功充電再創佳績

振興房地產政策一浪接一浪,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把握市場機遇,去年全年營業額達1.38億港元,較2023年大幅增長約21%,成績跑贏大市。為表彰中原精英,今年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精英會離岸會議,於台灣台中進行,由中原(工商舖)、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董事總經理潘志明先生、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資深董事何兆恆先生帶領眾精英會會員一同前往。會議上,一眾管理層及精英共商謀略,為公司來年發展獻計謀,大家也可趁機會互相交流及聯誼,加強日後合作機會,期望在這個危與機並存的黃金年代力爭上游,進一步拓大市場佔有率,創造更多商機。3日2夜的旅程上,精英們盡情觀光及享用美食,為未來工作充電,再創佳績。中原今年致力於業務及人手擴張,歡迎各行各業有志人士及業界人才加入,下年精英會旅行,期待有你!
2025-01-28

【抽獎結果公佈】「雙11購房節」抄底換樓大贈禮

【雙11購房節】抄底換樓大贈禮抽獎結果出爐:頭獎:北極光之旅價值約HK$45,000韓**62**65二等獎:999.9足金金豆一樽價值約HK$20,000鄧**66**36三等獎:IPHONE16PROMAX512GB價值約HK$11,899王**62**66再次感謝這次參與活動的所有客戶,得獎者將收到專人通知及安排領獎。*以上活動內容本公司保留更改權利,並不作另行通知,如有任何爭議,本公司保留最終決定權。
2025-01-17

「再現繁花」中原澳門及橫琴2024年年度晚宴

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於2025年1月13日,假澳門觀光塔舉行年度晚宴,公司上下匯聚一堂,一同分享過去一年的努力成果,並向各界展示2025年的發展方向。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先生、中原集團行政總裁施俊嶸先生、中原亞太區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雄先生、中原(工商舖)、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董事總經理潘志明先生、以及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董事何兆恆先生等出席晚宴,並帶領一眾主管進行祝酒儀式。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先生致辭,他指出在憂慮美國總統換屆將迎來不明朗因素下,現時市場上對未來採悲觀態度的人不少,今年首季市場料續有壓力,而隨政策方向漸清晰,及美聯儲局仍有減息空間,第二、三季見底回穩,至第四季甚至會有一定升勢,認為港澳樓市在2025年大機會呈「U」型走勢。中原集團行政總裁施俊嶸先生致辭表示,過去4年集團業績有所倒退,但在2024年成功扭虧為盈,各個大型板塊都可以做出利潤,包括經營環境最困難的內地業務,是意義重大的一年。中原亞太區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雄先生,讚揚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同事在業務版塊上,充分體現到「小而強」的特質,表現十分出色。新一年,澳門新管治班子已經上場,有信心澳門將有一番新景象。中原(工商舖)、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董事總經理潘志明先生致辭表示,社會各界對振興經濟、振興房地產行業不遺餘力,在整體市場局勢向好下,預料2025年的經濟表現會比往年好,祝願同事接下來取得更亮麗的成績。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資深董事何兆恆先生回顧過去一年的成果以及展望公司未來發展方向,他表示,2024年全國各地出台超過七百多次的房地產促進政策,澳門樓市全面撤辣,及放寬物業按揭成數上限,令市場重現曙光,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全年營業額達1.38億港元,較2023年大幅增長約21%,成績跑贏大市,接近2019年水平。晚宴間,頒發了多個獎項予去年表現優異的同事,希望各位再接再厲,「最佳區域經理」冠軍為澳門中原(工商舖)資深區域營業董事李肇成先生,「最佳主管」冠軍為澳門中原(工商舖)工商部首席分區營業董事何超群先生,而「最佳地產代理」冠軍則由澳門中原(工商舖)工商部首席聯席董事潘玉小姐獲得。除頒獎外,還進行了慈善大抽獎,特別嗚謝各禮品贊助商:中國工商銀行、澳門國際銀行、華僑銀行、東亞銀行、大西洋銀行、中國銀行、大豐銀行、金時代旅遊有限公司等,令晚宴更加盡善盡美!是次晚宴亦舉辦了「中原好聲音歌唱比賽」,將現場氣氛推至高峰。
2025-01-14

中原澳門橫琴2024年樓市回顧及2025年前瞻新聞稿

去年4月開始澳門跟隨香港及國內其他城市,實施全面撤辣,有效釋放樓市購買力,多個發展商把握時機推盤,而美聯儲自去年9月起三度減息及內地六萬億為樓市再添動力,估計全年成交量重上3,000宗。踏入2025年到底樓市走勢會如何,本行將對2024年樓市表現作全面回顧以及對2025年樓市作預測。本次樓市回顧及前瞻發佈會由中原(工商舖)、中原澳門及橫琴董事總經理潘志明先生、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董事何兆恆先生、澳門中原豪宅及氹仔住宅部區域董事羅俊明先生、澳門中原(工商舖)區域董事李肇成先生主講。澳門中原(工商舖)區域董事李肇成先生回顧2024年工商舖市況,他表示,工商廈交投均錄大幅回升,推算全年寫字樓成交量約92宗,按年上升近六成,其中皇朝區最受用家歡迎,預測第四季各區寫字樓均價,皇朝區為3,940元/呎、南灣區5,300元/呎及新口岸區3,000元/呎,全年整體跌幅約2成;空置率方面,新口岸區受區內商舖空置率影響故從9.3%大幅升至13%,而皇朝區及南灣有所改善,分別由12.6%下降至12.2%及14.3%下降至13.1%;租金方面,整體跌幅約為2%;至於工廈物業,推算全年工廈成交量約53宗,按年升約36%,全年均價為2,396元/呎,較去年同期下跌約22%;租金方面,截至去年第三季全市均價約每呎為7.99元,較去年同期僅微跌0.3%,其中青洲跨境工業區最貴每呎約11.3元、其後依次為望廈、筷子基、林茂堂,分別為每呎8.19元、7.73元、6.95元,最低為黑沙環及祐漢區5.59元。綜合上述數據分析,租金跌幅見底,工商廈回報率從去年的3.5%升至4%,故此用家如能獲銀行以利息不高於3%的貸款,在購買與租用兩者之間會選擇購買。預測由於新一年減息空間有限,業主如需出售必須維持4%左右的回報率,方能吸引買家入市,而寫字樓三區之一皇朝區從成交量及現時供應上,看到明顯已經觸底,來年可以看高一線;而南灣區作為傳統核心區域雖然空置率改善明顯但買賣成交量低,說明用家仍然選擇租用,故仍然有尋底空間;新口岸區則較為淡季仍然不算太過明朗,建議審慎觀察。工廈受惠於供應量,其租金跌幅近乎零,但倉庫等非加工用途的放盤量近日持續增加,拖累該類型的租金有機會下調,但可放置大型設備加工類別的工廈,則放盤量少、穩定性很高,相對較為看好。總體而言,除用家外,大多數投資者首選為舖位,令工商廈物業即使願意減價,放盤周期都會相當長,交投活躍較低,需等待再度進入減息周期後商舖止跌回升、工廈寫字樓回暖交投,才有機會轉暖。至於商舖市場,旅遊及賭場區與民生區表現明顯分歧,買賣方面由於旅遊及賭場區的舖位總價較高,而市場上買家多集中於2千萬或以下的物業,因此成交主要集中在民生區關閘和祐漢一帶的平價盤,故價格方面,全澳商舖普遍呈跌勢,氹仔區第四季平均呎價環比大幅下跌約45%至每平方呎約14,857元;中區下跌約24%;黑沙環及筷子基一帶下滑約13%;至於新口岸及高士德區較少成交,數據上未能真實反映市況。在買家比例方面,錄得不少從事藥房行業人士轉租為買自用。而第四季最矚目的區域為寰宇天下商圈,共計約40多個舖位在季內全數售出,平均成交呎價約在2萬元水平。據統計局資料,2024年首三季商舖買賣成交約262宗,估計第四季成交量約89宗,推算全年約351宗成交,按年升約35%。租賃市場方面,旅遊區十分暢旺,以官也街一舖位為例,疫情時月租約8萬,至近月以約30萬元獲承租,大幅上漲275%,氹仔舊城區季內亦錄得呎租近300元的成交,而季內較矚目的租賃為位於皇朝賭場區的金苑大廈地舖,呎租逾450元。現時一線旅遊街道基本上已無吉舖放租,租客需要提前預租才能覓得心儀舖位。相反民生區舖位受北上消費及網購普及等多項因素影響,空置率高,2024年的平均租價已較年前普遍下調近10%,現時在低位開始獲一些商戶趁低吸納,伺機開業擴張,故未見業主再有下調價格。政府積極推動消費,非博彩元素如演唱會等帶動經濟下,疊加減息周期利好,望能刺激投資氣氛,再加上「一簽多行」、「一周一行」政策已於今年元旦起實施,根據治安警資料,元旦當天本澳各口岸共錄得約10.9萬旅客入境,比去年約8.5萬上升約逾百分之二十,相信旅客的增長,整體而言對零售業舖市有推動作用,帶動工商舖物業於今年轉活,預計2025全年商舖買賣成交量按年上升約35%。澳門中原豪宅及氹仔住宅部區域董事羅俊明先生回顧2024年住宅市場情況,2024年4月中旬澳門樓市全面撤辣,釋放部分樓市購買力,多個發展商把握時機去庫存,第二季成交量明顯反彈,據財政局資料顯示,第一季成交量約538宗,第二季大幅上升至約1,028宗,惟在息口高企影響下,效力在第三季逐漸消退,成交量回落至約749宗,而美聯儲自去年9月起三度減息,為樓市再添動力。惟12月受聖誕元旦長假期影響,外遊氣氛濃厚,估計第四季成交量約752宗,全年重上3000宗預測為3,067宗,較2023年上升約百分之五。至於價格方面,推算2024年每平方米平均樓價約8.5萬元,約5,527元/呎(按實用面積估算,下同)按年僅回落約7%。但由於第二季開始多個發展商同步推盤,縱使優惠眾多,新盤呎價依然比二手樓高出不少,故令平均呎價未能反映真實跌幅,有見11月成交均價為74,364元,即約4,836元/呎,同比下跌15.6%較能反映實際跌幅情況。豪宅市場方面,由於去年政府對樓市全面撤辣、放寬物業按揭成數上限,統一澳門居民及非澳門居民按揭成數上限為7成,釋放出抑壓多年的需求,有業主見市場出現機會,逐轉守為攻主動減價吸客,帶動豪宅表現突出。中原數據庫資料顯示,去年2,000萬以上的大面積物業、特色單位及別墅錄得約58宗成交,較2023年同期成交約21宗,大幅上升276%,尤其在撤辣消息放出開始,短短3個月便成交了約26宗;全年平均成交呎價約8,088元,同比下跌約11%。2023首置買家為2,442宗、第二套或以上為398宗、非本地人及公司為73宗;估計2024年首置買家約為1,656宗、第二套或以上預測約1,166宗、非本地人及公司預測約245宗;綜合數據顯示雖然總體成交量回升,但首置買家大幅下跌32%、第二套或以上大幅上升2.9倍、非本地人及公司大幅上升近3.4倍。過去幾年澳門樓市一直由用家及首置客為主導,預計踏入2025年,在中央政府不斷使出組合拳,要令樓價止跌回穩、振興消費,及推出多項惠澳措施,包括「一簽多行」、「一周一行」,將為本地經濟注入新的增長動力,有助提振經濟。當經濟逐步復甦,也會為樓市帶來正面影響,預料今年上半年減息效應浮現,而農曆年前後,不少發展商有計劃開售,相信會帶動住宅成交量將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十,約達3,500宗。樓價方面,從今年客戶群體統計數據可見兩極化趨勢,過去一段較長時間新盤設計供應以首置客為主,加上積壓的二手庫存,預計1000呎以下或樓齡達30年以上的住宅回升空間有限,相反地段較好的大單位由於供應量有限,呎價比細單位低近且質素更高,從成交量及客戶群的大幅增加來看很快便會踏入回穩,預計反彈力度有可能會跑贏大市。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董事何兆恆先生回顧2025年大灣區及珠海橫琴市況,先是橫琴方面,橫琴2024年全年網簽成交量為4,785套(數據截至2024年12月30日,下同),較去年上漲約36.87%,占珠海市網簽成交整體比例約14.62%。其中住宅物業為橫琴市場交投主力,據統計住宅物業網簽成交2,310套,占橫琴整體網簽比例約48.28%。商業成交50套,占比約1.04%;辦公成交則為799套,占比約16.7%。2024年橫琴最受歡迎區域為文化創意區,共計簽成交2,162套,同比暴漲1202%,占橫琴總成交比例約45.18%,以澳門新街坊成交居多,共網簽1716套高居該區榜首。其次中央商務區也受到不少買家喜愛,網簽成交1377套,同比下跌約30%,佔比約28.78%,以華發橫琴璽(薈)成交居多,共網簽703套高居該區榜首。此外,科技研發區共成交573套,同比上升約82%,佔比約11.97%,而綜合服務區共計成交273套,口岸服務區共成交232套,國際居住區共計成交168套。根據橫琴中原資料庫統計,2024年全年橫琴市場成交以面積介乎80-100平方米以上單位成交居多,占總體成交達35.69%。其次為面積60平方米以下的單位,約占20.47%。主因橫琴市場成交主力為住宅產品,其中成交主要集中於澳門新街坊、橫琴薈橫琴璽、橫琴府等2-3房單位,這類產品價格適中,品質優越,能適應多元的家庭需求。而橫琴寓及橫琴口岸廣場等小面積住宅單位也有不俗成交,帶動小面積單位占比上升。在2024年購買橫琴物業的買家當中,以澳門區域買家居多,佔比約48%其次為珠海買家,佔比約21%,第三位則是省外區域買家,佔比約17%。主因專供澳門買家的「澳門新街坊」配套陸續兌現並趨同澳門,持續吸引不少澳門買家陸續入場,交投量保持增加。另外隨著二季度樓市解限購、降首付低利率以及一簽多行等政策陸續出台,入市資金門檻降低,橫琴物業吸引力增強,省外買家比例增大。2024年3月橫琴正式封關運行,粵澳深合區邁入發展新階段,備受客戶關注,市場投資熱度上漲。緊接著國內自5月17日開始,樓市利好新政不斷出臺,如取消全國層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並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多地包括珠海橫琴限購取消,首套房及二套房首付下降至15%,多項政策促進樓市止跌回穩。臨近年底珠海橫琴一周一行一簽多行通關政策加持,買家入市橫琴步伐加速,帶動橫琴整體交投量上升。2025年橫琴市場預料將有11個項目入市或加推,將為市場提供約82.9萬平方米供應量。其中將為市場提供約5.3萬平方米商業供應,約56.2萬平方米辦公供應,約15.7萬平方米住宅供應,約5.6萬平方米文創供應。其中,口岸服務區預計新增1個項目,將提供面積約4.5萬平方米供應量;中央商務區預計新增6個項目,將提供面積約54萬平方米供應量;科技研發區預計新增2個項目,將提供面積約6萬平方米供應量,高新技術產業區預計新增2個項目,將提供約18.4萬供應量。預料隨著橫琴一簽多行的正式實施會造成極大良好影響,從近期一手成交去看10月份錄77宗、11月份公佈消息後反彈2.14倍達165宗、12月份比10月再升4.38倍達338宗,另外租賃市場更一盤難求,橫琴住宅由人氣不足從而一躍而起,相信2025年的變化更為巨大,值得關注。珠海方面受整體大環境不景氣影響,2024年珠海樓市低迷,量價齊跌。據中原資料庫監控,2024年珠海全年網簽成交量共計32,724套,較去年下跌14%。價格方面,珠海全市2024年均價約21,525元/平方米,較去年跌9.12%。其中前三季度市場表現相對冷清,成交量持續低位,而進入第四季度,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及落地,重塑樓市信心,提升市場熱度,促使成交量止跌回升,翹尾收官。全年珠海網簽成交主要以住宅物業成交為主,共網簽成交18,861套,占總網簽量57.64%,較去年基本持平。商業共網簽成交879套,占總網簽量2.69%;辦公共網簽成交3,625套,占總網簽量11.08%;其他類型物業共計網簽成交9,359套,占總網簽量28.6%。珠海網簽成交主力區域為斗門區,共計網簽成交10,229套,占整體比約31.26%。主因今年斗門區多個剛需項目持續推貨,並以降價優惠吸引眾多剛需買家入市,令該區交投量居首位。香洲區次之,共計網簽成交7,583套,占整體比約23.17%。2024年11月中原大灣區指數報96.36點,按月升1.34%,連升兩月,累積升幅達2.29%。升幅相信主要來自港澳地區,因匯率關係,兩地區11月升幅分別是2.55%及1.59%,帶動了大灣區指數升幅擴大,大灣區指數及香港指數同樣錄得年半以來最大升幅。12個指數當中,4個指數下跌,8個指數上升。下跌指數的幅度由0.3%至1.7%不等,共8個指數於11月份錄得升幅,幅度為0.03%至2.55%。四大中心城市全線報升,為2023年5月起計,年半以來首次。2024年首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36萬億元,同比下降10.4%;房屋竣工面積4.8億平方米,下降26.2%。商品房銷售面積8.6億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4.3%;商品房銷售額8.5萬億元,下降19.2%,商品房待售面積7.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2.1%。總結第一季度銷售成交同比降幅年內最高,市場表現不及預期。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9.4%,成交金額下降27.6%,降幅均為年內最高;第二季度4月份政治局會議之後去庫存政策力度加大,首付比例降低至15%、取消房貸利率下限、降低公積金貸款利率、LPR;企業融資端,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建立並加快推進,白名單項目獲批近萬億融資額度,以舊換新在主要城市全面鋪展開來,並開始推動一二手房交易鏈條逐步恢復。4-6月新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幅逐月收窄,6月份同比降幅更是只有14%,市場預期較年初已有明顯改善,市場信心有所回暖。銷售面積2.5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8.6%,降幅較一季度收窄0.8個百分點,銷售金額同比下降22.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了4.9個百分點。第三季度是行業傳統淡季,銷售面積較二季度下降10%左右,成交面積同比下降12.7%,降幅較二季度再度收窄了5.9個百分點。第四季度政策面明確止跌回穩,成交規模止跌回正。9月末政治局會議定調未來發展方向,明確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以來,中央層面持續放出重大穩市場有力增量政策,10月份國新辦新聞發佈會更是罕見地三度提及房地產,推動行業信心持續回穩,11月財政部降低契稅、增值稅、土地增值稅,住建部擴大城中村改造範圍,自然資源部提出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閒置土地,12月政治局會議明確將執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再度強調穩住樓市。據住建部公佈數據,10月、11月新房網簽成交面積實現了連續兩個月同環比雙增長。就統計局數據來看,10月份新房成交面積同比止跌,11月同比增長3%,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商品房成交面積實現了首度回正。截至2024年全國各地出台政策超760條,政策出台數量已超2023年全年。自國內5.17、9.26兩輪重大舉措落地前後,樓市政策出台頻次明顯加快,落實政策包括優化/取消限購、放鬆/取消限售、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取消普宅標準、優化限價、發放購房補貼、放寬購房契稅等多個方面,行業資金面持續改善,疊加寬鬆貨幣政策減輕地方財政壓力。整體來看,當前需求端政策環境已達歷史最寬鬆水準,2025年商品房銷售有望企穩,預計全年面積、金額企穩回升機會大。而近幾年,購房者的置業觀念逐漸從先上車,再置換轉到一步到位,四房戶型因更強的功能性和適配性,可以匹配三代同堂、二孩三孩家庭等多種的家庭結構,迎合了購房者對長期穩定居住環境的需求;政策帶動大面積產品市場份額增長。從成交面積結構看,主力110-140㎡產品市場份額保持穩定,與去年相比沒有變化。面積更大的產品,即140-180㎡和180㎡以上產品成交占比同期分別增加1.1和0.6個百分點,這表明市場對於更大面積住宅的需求正在逐漸增加,相信未來數年、地段好、第四代設計及大戶單位將主導市場。中原(工商舖)、中原澳門及橫琴董事總經理潘志明先生總結整體市況,他表示2024年的樓市是峰迴路轉的一年,年內有不少扶持房地產的新政策接連出台,包括政府全面撤消已維持十多年的樓市辣招、美國進入減息周期,三度減息累減1厘等,因此可見自4月份開始成交量明顯回升,整體市況呈價跌量升現象。而踏入2025年,相信樓市會呈價穩量升局面,主因受惠於一浪接一浪的樓市新政開始奏效,而銀行對房地產的按揭成數提升,支持買家入市。估計在今年第一、二季一些業主仍有財政壓力下,市場上仍有機會覓得平貨,至下半年或減息再出現,加上成交量上升,已在2024年大幅下跌的樓價再有下調機會微。而當息口水平降低,定期存款利率吸引力下降時,預料一些資金亦將轉投「磚頭」,因此對2025年整體樓市看法較為樂觀。中原澳門及橫琴企業傳訊部
2025-01-02

中原推動公益 愛心助力百萬行

受疫情影響移師線上舉行的公益金百萬行,今年終於復辦實體步行籌募善款,澳門中原地產一如以往鼎力支持,一眾主管、前線及後勤同事亦有參與,不少同事更攜幼出席,向社會發放愛心與關懷。澳門中原地產多年以來一直熱心參與公益,日後定必繼續履行社會責任,推動慈善公益事業不斷發展。
2024-12-12

請加微信

右鍵保存圖片

close